红砂岩营造“低调”外立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皮囊与灵魂”合二为一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8/12/20 18:50:42
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哪个更重要?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小编肤浅的认为,即使灵魂再有趣,如果没有好看的皮囊来吸引观众,那也是个孤独的灵魂。然而,对于建筑是不是同样如此呢,答案一定是的,否则,建筑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想像将何处安放。当然,咱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光有美丽的外表而没有内容,那跟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有什么分别,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即有好看的皮囊,更有有趣的灵魂的项目——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历时6年建造,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西湖区转塘镇),目前,是亚洲最大的设计博物馆,该馆于今年4月8日正式开馆。该项目是受中国美术学院委托建造的,主要用于收藏该学院的大量藏品,其中包括包豪斯学院的原创作品,这也是中国首个具有西方现代设计原作系列收藏的博物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300平方米,博物馆功能齐全,除展厅外,还拥有文献中心、驻馆设计师工作室、青少年工坊、屋顶花园及规划中的设计书店等。这座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葡萄牙国宝级的建筑师、199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lvaroSiza)。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为了表示对校区建筑的尊重,西扎控制了建筑总高度;作为设计博物馆的功能要全面合理,尤其是作为有包豪斯收藏的博物馆,他要体现致敬之意。因此,西扎精心构建的极具几何风格的入口,在外立面石材的选择上,他一改以往常用的典型白色,而坚持用红色的砂岩。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建筑由两个以钝角排列的大棱柱体和一个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小体量组成,整体呈现三角形布局,宛若一座现代雕塑。建筑的外墙用红色砂岩所覆盖,主要材料为安哥拉红砂岩辅以法国果黄砂岩,上面有零星点缀的白色大理石,晴天和雨天,红砂岩会有不同的颜色状态,简约的几何形体,带有阿尔瓦罗·西扎建筑和美学风格的深刻烙印。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然而,这与西扎最具代表性的葡萄牙项目有所不同;这个棱角分明的几何结构在被照亮的一面和有阴影的一面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张力,这种表现形式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博物馆的各项室内功能设施分布在了不同的楼层。 而这种有意识的开口设计将建筑周围的景观都纳入到了这个开口的框架之中 —— 这是西扎和卡斯塔涅拉为该项目设计的一个标志。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博物馆入口处层高2米多,而大堂中央的高度有7米,走进大厅,视野开阔。顶部用了玻璃采光顶,明媚的阳光倾泄而下,正如设计师所要求的,建筑要有光,但没有灯;简洁、纯粹而又充满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变化,巧妙地通过巨型玻璃窗将外部空间的景色引入展厅之中,使充满张力的空间增强了趣味。在合理规划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空间的同时,将室内空间延伸到建筑的外部,构建出一个个独立围合的空中庭院,使得博物馆的空间变化丰富无比。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据悉,相对西扎以往作品的张扬,该建筑是希望“低调”一些,但实际上,在蓝天白云灰墙绿柳的环绕中,这栋红色的建筑一点也不低调,虽收敛不张扬,可那股浑厚深重的气质总是抑制不住地喷涌而出。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而对于内部,据说,当你徜徉其中,会被建筑内部那强烈的整体性所折服。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干净,几乎所有照明通风等设备都被藏入吊顶,绝大部分采用间接照明,局部人工光源被巧妙隐藏。因此,使观者总想从空中俯瞰,一是借此理清建筑与场地的脉络关系,二是可与建筑师较劲,试图理解“简单的丰富”。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实景图
无疑,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不仅有好看的皮囊,更有有趣的灵魂,两者合二为一,这大概才是设计的精髓吧。
延伸阅读:
红砂岩(Red Sandstone)又叫红石岩,主要呈粒状碎屑结构和泥状胶结结构两种典型结构形式,因胶结物质(词条“胶结物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和风化程度的差异,其强度的变化大。多数红砂岩在挖掘或爆破出来后,受大气环境的作用可崩解破碎,甚至泥化,故其岩块的大小及颗粒级配将随干湿循环的时间过程而变化,其物理力学性质也将产生变化。
红砂岩主要应用于建筑方面。而如今不但在建筑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在装饰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防潮的作用,也有吸收噪音的功能,是当今新型装饰材料的首选。